2004年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平稳,农药出口出现了历史少有的大好局面,大量高质农药原药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众多营销商的青睐,尤其是阿维菌素更是上演了一出节节攀高的单边上升好戏。
产品概况——高效广谱 环境安全
阿维菌素是一种利用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链霉菌(streptomyces avermitilis)经大罐液体发酵后提取的代谢产物,是阿维菌素Bla和Blb的混合物,Bla≥80%,Blb≤20%。阿维菌素是我国确认的通用名称,国际通用名abamectin,其他名称齐螨素、7051杀虫素、爱福丁、阿巴丁、虫螨光、阿维虫清、除虫菌素、杀虫菌素、揭阳霉素、螨虫素、杀虫丁、阿巴菌素、阿弗菌素、齐墩霉素等。
理化性质:阿维菌素是生物发酵产品,组分比较复杂,原药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,有效成分含量75%~80%,微溶于水,易溶于有机溶剂。常温下不易分解。本品分子中无酸性或碱性官能团,在一般条件下稳定,无腐蚀性,对环境安全。
毒性与环境安全性: 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,属高毒杀虫剂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l0毫克/千克,对皮肤无刺激作用,对眼晴有轻微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癌、致突变作用。对水生生物高毒,鳟鱼96小时LC50为3.6微克/升,对蜜蜂高毒,经口LD50为0.009微克/头,接触LD50为0.002微克/头,残留在叶面的LT50为4小时,4小时以后残留在叶面的药剂对蜜蜂低毒。对鸟类低毒,鹌鹑急性经口LD50大于2000毫克/千克。在常用剂量范围内,对人、畜、天敌安全。
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,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,而且该品经2-4小时后迅速光解为无毒物质,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。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,并且易被土壤微生物代谢分解,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,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调制容易,将制剂倒人水中稍加搅拌即可使用,对作物亦较安全,按介绍的方法使用不会发生药害。
因此,可以说阿维菌素毒性虽高,但环境安全,且无“三致”问题。
作用机理: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累化合物,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,是一个全新的无公害生物农药,与Bt号称世界2大生物杀虫剂,对蔬菜、果树、棉花、水稻等多种作物的相关害虫有良好防效。本报告就该产品在我国的研究、开发、使用情况以及未来市场状况作一分析。阿维菌素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,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杀螨剂,也是目前世界上销售量兽药---伊维菌素的合成前体。
该品是一种农用抗生素(大环内酯双糖)类杀虫、杀螨剂,属昆虫神经毒剂,作用机理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,刺激释放γ-氨基丁酸,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。螨类成虫、若虫和昆虫幼虫与阿维菌素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,不活动、不取食,2~4天后死亡。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,所以阿维菌素致死作用较缓慢。对螨类和昆虫具触杀和胃毒作用,无内吸性,但有较强的渗透作用,药液喷到植物叶面后迅速渗入叶肉内形成众多的微型药囊,并能在植物体内横向传导,杀虫(螨)活性高,比常用农药高5~50倍,用药量仅为常用农药的l%~2%。对胚胎未发育的初产卵无毒杀作用,但对胚胎已发育的后期卵有较强的杀卵活性。该药剂对抗药性害虫有较好的防效,与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无交互抗性,残效期10天(一般对鳞翅目害虫的有效期为10~15天,害螨为30—40天)以上,具有高效、广谱,害虫不易产生抗性,对天敌较安全等特点。
主要剂型——制剂众多 乳油主导
单剂:有乳油和可湿性粉剂,乳油有多种含量的不同规格,有效成分含量范围为0.2%~5%: 0.5%、0.6%、0.9%、1%、1.8%、2%、4%等,最低含量为0.2%,最高含量为5%乳油,其中1.8%乳油为厂家生产最多的制剂,稳定性良好,常温贮存稳定性2年以上。可湿性粉剂的规格含量为0.05%、0.12%、0.5%和1%。高渗制剂种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,主要有0.12%高渗可湿性粉剂、0.3%高渗乳油。
混剂:阿维菌素的混配对象众多,有近30种杀虫、杀螨剂参与混配。其中,混配最多的依次是高效氯氰菊酯、吡虫啉、毒死蜱、哒螨灵、杀虫单、Bt、敌敌畏、辛硫磷等,而1%阿维·高氯乳油是最早登记的混剂产品。混剂的剂型为乳油、可湿性粉剂、微乳剂、悬浮剂。
用途——高效多效 用途广泛
农业用途:阿维菌素可用于蔬菜、花卉、柑橘、果树、盆景、棉花等多种作物。 阿维菌素杀虫谱广,对多种害虫、螨类均有效,特别是对蚜虫、蓟马、螨类、小菜蛾、菜青虫、斑潜蝇、木虱、线虫等有特效,对抗性害虫防效优异,如小菜蛾、潜叶蛾、红蜘蛛等。可兑水稀释喷雾或灌根,防治果树上的蚜虫、叶螨、潜叶蛾、食心虫、梨木虱等多种害虫,也可撒施 ,施后覆土,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。
&
阿维菌素产业调查
2005-03-02 1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