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药结构升级有序推进

2005-05-07 554

    目前,已经启动的新一轮农药结构升级正在有序推进。此次升级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削减和淘汰甲胺磷、久效磷、对硫磷、甲基对硫磷和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杀虫剂。

    我国农药工业发展伊始是以高毒有机氯产品为主,六六六、DDT一度占农药总产量的一半以上。1983年,我国开始淘汰六六六、DDT等有机氯杀虫剂,实现了农药结构的第一次升级,改变了高残留农药占主导地位的格局。有机磷农药正是在第一轮农药结构升级过程中走向前台的,并一度成为农药产品的绝对主角。主要表现在三个70%方面:杀虫剂占农药总量的70%,有机磷产品占杀虫剂70%,高毒产品占有机磷杀虫剂总量的70%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高毒有机磷杀虫剂也将步有机氯杀虫剂的后尘,逐渐淡出农药舞台的中心。

   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农产品食用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目前,国际上对有关化学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如欧盟前不久对《鹿特丹公约》进行修订,又有14种化学品和农药产品被列入适用预先知情同意程序产品清单,其中就包括所有剂型的久效磷、对硫磷。世界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要求也日趋严格,食品安全也同样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,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的检测越来越严格。因此,农药企业只有顺应大势要求,升级品种结构,才能保障全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    我国农药工业经过50多年发展,取得了长足进步,不仅满足了国内农业生产的需要,而且大量出口。国家建立的南北农药创制(工程)中心,研制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,开发出一批新制剂、新工艺。近年来,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新品种一一问世,如杀虫剂硝虫硫磷,除草剂丙酯草醚、杀嘧磺隆,杀菌剂氟吗啉、肟菌腈,杂交剂苯哒嗪丙酯等,这些创制品种已取得农药登记,建有生产装置,产品已进入市场。2004年,农药行业利用国家50亿元贴息贷款,上马了22个转产替代项目,如吡隆啉、草甘膦、阿维菌素等,这表明削减和淘汰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完全成熟,5种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将退出历史舞台。而且专家认为,此举不会影响我国防治病虫害的需要。

    这次削减和淘汰5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步骤十分稳健,分三阶段逐步完成。2004年1月1日起,禁止生产磷胺,并撤销甲胺磷、久效磷、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所有复配制剂登记,停止生产。这一阶段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,并取得显著成效,使我国农药品种结构得到优化,杀虫剂占农药半壁江山的格局于2004年首度被打破。从2005年1月1日起,非原药生产厂加工单剂也全部撤销登记,停止生产。从目前,第二阶段工作进展同样十分顺利,今年一季度品种结构得到优化,杀虫剂比重已经下降到41.3%。到2007年1月1日,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全面禁止用于农业。

    从实施情况看,要以乐观地预计,农药行业完全有把握按照规定的时间表,如期完成此次削减和淘汰任务,实现结构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