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部 鲍伟
伴随着农业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,复种指数的逐年提高,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逐年增加,水稻病害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,且防治难度越来越大。病害防治不力会给农业生产造成非常大的损失,因此了解并且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特征特性以及发生规律,同时适时的防治措施对夺取水稻丰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本文针对水稻主要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作一简单的介绍,如有不正之处敬请指正。
一、稻瘟病
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(三大病害)之一,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,其中在西南、江南中西部及北方部分稻区中等发生。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-20%,严重时减产40-50%,甚至颗粒无收。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、茎秆、穗部。根据危害时期、部位不同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、谷粒瘟。其中以叶部、节部发生为多,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,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,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。
苗瘟:发生在3叶期以前。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,随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,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,严重时病苗枯死。潮湿时,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。
叶瘟:发生于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,一般从分蘖至拔节期盛发,叶上病斑常因天气和品种抗病力的差异,在形状、大小、色泽上有所不同,可分为慢性型、急性型、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,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重要。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,一般长1—1.5厘米,宽0.3—0.5厘米,红褐色至灰白色,两端有坏死线。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暗绿色,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。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。
节瘟: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、二节上,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,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。潮湿时,节上生出灰绿色霉,易折断。常因水分和养料的输送受阻,影响谷粒饱满;发生早而重时,亦可造成白穗。
穗颈瘟:发生在穗颈、穗轴及枝梗上,病部成段变褐坏死,穗颈、穗轴易折断成白穗。群众称之为“吊颈瘟”。
稻瘟病防治技术:
1、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
2、减少菌源为前提
实行种子消毒,用三环唑浸种24小时,并妥善处理病秆,尽量减少初侵染源。
3、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
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,提高植株抵抗力,做到施足基肥,早施追肥,中期适当控氮制苗,后期看苗补肥。用水要贯彻“前浅、中晒、后湿润”的原则。
4、药剂防治为辅助
用于防治稻瘟病的化学药剂较多,常用的有:三环唑(富典)、稻瘟灵、异稻瘟净、春雷霉素、咪鲜胺等。
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~4叶期或移栽前5d施药;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1次杀菌剂,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。
防治穗颈瘟最佳使用时期: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第一次药,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。
第一次施药关键时期:水稻抽穗5%-15%时或主茎如左图之后2-3天用药。
二、纹枯病
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(三大病害)之一。广泛分布于各水稻产区,且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,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生较多,其中以密植矮秆高产稻区危害最为突出。纹枯病主要引起鞘枯和叶枯,使水稻结实率下降,秕谷率增加,粒重降低,一般减产10%-20%,发生严重时,减产超过30%。
危害时期:从苗期到穗期都会发生,以分蘖盛期到穗期受害最重,尤以抽穗期前后危害更重。
危害部位:主要危害基部叶鞘,也可危害叶片。严重时,可深入茎秆内部引起植株倒伏。在抽穗前如严重发生,可造成植株不能正常抽穗而出现“胎里死”;当菌丝蔓延至穗顶,可造成瘪谷,有时形成白穗,甚至引起植株枯死。
症状特点:叶鞘发病,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、暗绿色、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,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的病斑,最后病斑中部呈草黄色至灰白色,边缘呈褐色至暗褐色,经常几个病斑相互愈合成云纹状大斑块。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相似,但形状不规则。受害较重时,常不能抽穗,造成“胎里死”,或全穗枯死。
纹枯病防治技术
1、加强栽培管理
抓好以肥、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治病。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,以水控病,贯彻“前浅、中晒、后湿润”的用水原则,既要避免长期深灌,也要防止晒田过度,促进稻株健壮生长,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。
2、适时施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制剂
在分蘖盛期,丛发病率达3-5%时,进行防治;在拔节到孕穗期,丛发病率达10%左右时,进行防治;若病情仍有发展,需间隔7-10天再防治一次。
防治药剂主要有:苯醚甲环唑·丙环唑(迈妙)、己唑醇、戊唑醇、噻呋酰胺、啶氧菌酯、烯肟菌胺、井冈霉素、申嗪霉素、甲托、多菌灵、腊芽菌类等。
三、稻曲病
稻区病是世界性病害,亚洲、美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及我国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,以杂交稻受害较重。在我国,70年代以前还少发生,70年代以后随着新品种的引进、施肥水平的提高,此病发生有逐年上升之势,成为水稻“新三大病害” 之一。
稻曲病通常在中、晚稻上发生,尤以糯稻、粳稻及部分杂交晚籼发病较重。一般在水稻齐穗后4-5天始见病穗,8-13天盛发,15-16天病粒基本停止增加。一般穗发病率为5%,严重达50%以上,粒发病率为0.2%~0.4%,高的可达5%以上。它不仅使秕谷率、青米率、碎米率增加,局部田块减产20%~30%,而且当稻谷中含有0.5%病粒时能引起人畜中毒症状。
症状特点: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,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。病菌侵入谷粒后,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,破坏病粒内的组织。菌丝块逐渐增大,颖壳合缝处微开,露出淡黄色块状的孢子座。孢子座逐渐膨大,最后包裹颖壳,形成比健粒大3~4倍表面光滑的近球形体,黄色并有薄膜包被,随子实体生长,薄膜破裂,转为黄绿或墨绿色粉状物(厚垣孢子),一穗中仅几个或十几个颖壳变为稻曲病粒。
此病诊断要点是一穗中仅几粒多者十几粒颖壳变成稻曲病粒,比健粒大3~4倍,黄绿色或墨绿色,状似黑粉病粒。
稻曲病防治技术
1、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
2、加强栽培管理
一是对稻种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;二是控制氮肥,补充磷肥,增施钾肥;三是及时断水节扎,控制基本苗,后期早落水控湿。
3、种子处理:采用适乐时、咪鲜胺等处理。
4、药剂防治:井冈霉素、苯甲·丙环唑(迈妙)、苯甲·嘧菌酯、戊唑·烯肟菌酯、戊唑·肟菌酯等。在水稻破口前5-7天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。
防治稻曲病最佳使用时期 :倒1叶(剑叶)与倒2叶叶枕齐平时,如下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