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红火蚁? 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,每个成熟蚁巢,约有5万~50万只红火蚁。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。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、雄蚁。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,其他所有的工蚁和兵蚁都是不能繁殖的。
红火蚁与一般蚂蚁相近,但个体较大,兵蚁体长3~6毫米。红火蚁原产地是南美洲,包括巴西、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国家。该虫1930年入侵美国,目前在美国南部13个州以及新西兰、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省的桃园、嘉义等有分布。
红火蚁成熟蚁巢明显垄起,以土壤堆成高10~30厘米、直径30~50厘米的蚁丘。新形成的蚁巢、蚁丘并不明显,经过4~9个月后才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。
红火蚁可造成怎样的危害? 红火蚁取食作物种子、幼芽、根系、果实,造成作物减产;红火蚁破坏生态环境,大量捕食其他小动物,如刚刚孵化的小鸟、节肢动物和蚯蚓等。红火蚁损坏基础设施,可危害供电设备、电信设施和堤坝等。
当红火蚁活动或蚁巢受到干扰时,会攻击入侵者,用尾部的螯针叮螯人,将毒蛋白注入人的皮肤,一般伤口出现痒痛、红肿等症状,用肥皂水清洗并涂抹清凉油等可缓解疼痛。根据报道,大约有2%的人对红火蚁毒液有过敏反应,过敏的人被叮咬后可能出现发热现象,严重的可以导致休克。因此出现过敏反应的被叮咬的人,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。
红火蚁传播扩散有哪些途径? 红火蚁可能通过自身爬行、短距离飞行和随水流等途径自然扩散,但主要还是通过受蚁巢污染的垃圾、盆栽植物等含有土壤的园艺产品、草皮、堆肥、农耕机具设备等人为远距离传播。红火蚁爬行活动距离只在几十米内,自然扩散速度比较慢。可以通过对红火蚁发生区可能携带蚁巢的相关物品进行严格检疫,减少远距离人为传播的机会。
如何避免红火蚁? 红火蚁一般喜欢在有阳光的园林绿地、农田田埂、荒地、草丛、垃圾堆、果园等地方筑巢活动。在红火蚁蚁巢周围树立警示牌、不主动破坏蚁巢、穿戴雨鞋等,可以减少被红火蚁叮咬的机会。
红火蚁可以被有效控制吗? 铲除红火蚁蚁巢,通常采用诱饵诱杀方法和药剂灌巢的方法。在春、夏、秋湿度比较高的时候,红火蚁活动能力强,诱饵诱杀的办法效果较好。在冬季温度较低、红火蚁活动较弱或基本不活动的时期,药剂灌巢效果较好。另外,清理环境及红火蚁滋生地,也是有效控制红火蚁危害和传播的重要措施。新西兰已用了两年时间,成功地根除了红火蚁;澳大利亚根除效果也已达99.8%。目前,国内的有关专家和农业部门已经基本掌握了红火蚁防控技术,只要措施得力,就可以控制和扑灭红火蚁。
红火蚁及其危害
2005-06-06 8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