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星公司 | 职场引路人,那些照亮成长路的温暖灯塔

2025-10-13 13

在职业生涯的起点,我们总会遇到那些伸出援手的前辈。他们不仅是业务上的导师,更是职场价值观的塑造者——让我们懂得坚持、学会负责、勇于传承。以下,来自四位同事的真实故事,记录了他们与第一位职场“贵人”的温暖瞬间。

采购部 | 王海龙:灰色身影里的力量

图片

刚接手原药采购时,我最怕接到储运部的电话:“标签信息不完整、外观颜色不符、原药结块……”尤其是标签问题,几乎次次被提。有些批号模糊得像被橡皮擦过,而电话那头的供应商总是敷衍:“你们又没提前说。”

直到有一天,孟经理在办公室门口叫我:“海龙,来坐一会儿。”她穿着灰色的工装,指尖压着一张写满字的让步放行单,语气温和却有力:“标签就是原药的身份证,缺一个信息,我们怎么收?”她轻轻摩挲纸面,“每一个签字,都是一次教训。我们不是要跟对方吵架,而是要让他们明白:规矩,是对双方负责。”阳光从她耳后洒进来,工装领口染成暖褐色——那一刻,我忽然懂了什么叫“柔韧的力量”。

一年后,台账本早已卷边。我们总结话术、完善发货要求、反复沟通,厂家的回复终于从敷衍变成:“收到,按贵司要求改”“请放心,会和齐鲁工装一样规范”。今年,标签问题只出现一次,对方电话比我投诉还早:“我们马上补说明,你们的规矩,我们忘不了。”

有些坚持,终会像工装上的褶皱,一寸寸刻进岁月里。

1.jpg

外贸一部 | 曹伟:她的鼓励,是我勇气的起点

图片

刚接触农药国外登记时,我像个无头苍蝇。各国法规复杂、流程陌生,我看得头晕却不敢出声。郭姐一眼看穿我的窘迫,主动走过来:“没关系,我刚来时也一样。”她从基础讲起,把十几年经验凝成一句句叮嘱,甚至亲自带我整理文件、标注重点。

有一次,我因理解偏差填错登记项。她没批评,反而拉来椅子坐在我旁边:“这个细节的确容易混,我当初也踩过坑。”她一条条解析法规、示范修改,最后说:“慢慢来,你可以的。”那句话像颗钉子,定住了我慌乱的内心。

如今我也能独当一面,却始终记得她说的:“真正的专业,不是不犯错,而是肯复盘、敢请教。”谢谢郭姐,用耐心照亮我最初的路。

2.jpg

市场部 | 王旻婵:细节见真章,温柔见人心

图片

六年前我刚进华星,连办公系统都不熟。王颖姐一步步教我操作,讲标签设计要点、归档规范,语气始终平和。“新人最怕细节出错,”她说,“所以每一步都要记录、复核。”她还悄悄补上一句:“犯错不可怕,学会复盘才能成长。”

第一次独立设计标签时,她陪在我身边反复核查。发现漏洞,她先指出问题,再演示修正:“你看,如果颜色标注再加区分度,是不是更醒目?”没有责备,只有引导。

她常讲:“要把同事当家人。”如今我也开始带新人,总会想起她的眼神和那句:“成长不怕慢,就怕站。”所谓传承,大概就是把她给我的温暖,继续传递下去。

3.jpg

销售一部 | 鲍传奇:温暖,是职场最好的见面礼

1760348230215998.png

一年前的我,还是个茫然无措的职场小白。面对新任务常不知所措,说话都带着紧张。付姐从我入职第一天就伸出双手:领我熟悉环境、帮我安排住宿,甚至抽空陪我们采买日用,细致得像位长辈。

工作上我更常求助她。无论多忙,她总会停下手边的事,一句“你来,我教你”让我瞬间安心。她清楚我的能力边界,总安排适合我的任务,既给挑战、又给支撑。

记得有一次我情绪低落,她察觉到,特意泡了杯茶放在我桌上:“慢慢来,公司就是另一个家。”她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,只有真诚的包容。感谢付姐,让我在陌生的城市,感受到第一缕温暖。

4.jpg


撰稿:王海龙、曹伟、王旻婵、鲍传奇